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二维码
 

您的位置:首页 >> 德育天地 >> 心理健康

小学儿童的性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作者:大自然小学来源:大自然小学浏览:2035次'时间:2011年5月5日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相应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性的结合。可见,性格既是指那些表现在人对事物的一贯态度上的特征,也指那些表现在恒常的行为方式上的特征。例如,一个学生具有诚实的性格特征,那么他就会不论校内校外,不管教师是否在场都表现出忠诚老实、实事求是的特点。虽然性格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但性格并非完全不可改变,尤其是对于处在发展中的小学儿童来说,完全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使其不良的性格特征得到纠正,良好的性格特征得到培养和发展。
(二)小学儿童的性格差异与教育
    虽然人的性格差异在性格的特征、类型和结构等方面都有所表现,但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主要讨论小学儿童在性格的特征和类型上所存在的差异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及教师对具有不同性格特征的儿童应该采取的教育措施。
1.小学儿童在性格特征上的差异与教育
    小学儿童在性格的特征上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例如,在性格的态度特征方面,有的儿童关心集体、认真、勤奋、爱劳动、有同情心、谦虚、自信、有独立性;有的儿童则自私、懒惰、马虎、鄙视劳动、冷漠、骄傲自大、爱吹牛、自卑、有依赖性。在性格的理智特征方面,有的儿童感知时仔细而全面,记忆时速度快而准确,思考问题主动而有逻辑性;有的儿童则是感知粗略,记忆时速度慢而缺乏精确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被动而轻率。在性格的意志特征方面,有的儿童守纪律,有自制能力、坚持性、独立性,勇敢;有的儿童则相反。在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有的儿童温和、热情、乐观;有的儿童暴躁、冷淡、冲动而悲观等。有研究表明,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效果存在着相互影响。良好的性格特征有助于学业上的成功。如学习者的信心、良好的心境、高水平的志向和积极进取的性格特征都会给学习带来好的影响;反之,消沉、自卑、马虎、依赖等不良性格特征则会导致消极、退缩、羞愧等情绪体验,造成学习上的失败。因此,教师应注意纠正小学儿童性格上的弱点,发扬其性格上的长处,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2.小学儿童在性格类型上的差异与教育
    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心理学家们尝试根据不同标准对性格进行了多种分类。这里主要讨论与小学儿童的学习有密切联系的一种分类。
    (1)竞争型。这类儿童非常看重自己的分数和教师的表扬,他们把学习的结果视为表现自己的最好方式,把课堂和考试看成是决定胜负的场所。对这类儿童的教育,一方面要看到他们在性格特征上的优点,即认真、勤奋、守纪律、思考问题主动积极等;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分数,不要过分注重分数和教师的表扬,以避免他们在学习上遇到挫折时(如某次考试分数不理想),产生过分悲观、羞愧、退缩等不良性格特征,或者在获得优良成绩与得到教师表扬时,产生骄傲自大等不良性格特征。
    (2)依赖型。这类儿童通常只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对学习缺乏好奇心和主动性,而且他们总希望教师能对学习活动进行具体的指导。对这类儿童进行教育时,教师可通过多种学习活动培养他们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以逐步具有独立性、主动性、自信心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3)协作型。这类儿童喜欢与同伴和教师合作,把课堂看成社交的场所,愿意同其他人交换意见,也乐意帮助别人。对这类儿童进行教育时,教师应注意发扬其温和、乐观、谦虚、自信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同时也应注意防止他们在协作学习时,把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后与其他人交换意见变成被动听取别人意见,甚至坐享别人的思维成果,或者轻率和冲动地对问题作出结论,而产生依赖、冲动、思考问题被动或轻率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4)参与型。这类儿童通常对课程内容和上课感兴趣,喜欢参加班级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对这类儿童进行教育时,教师既要使他们所具有的关心集体、认真、热情、乐观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得到巩固和发展,又要注意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坚持性、勇敢、谦虚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5)回避型。这类儿童对课堂学习和班里发生的事不感兴趣,不愿意参与课堂中的师生活动。对这类儿童进行教育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和分析导致这些儿童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然后针对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教育。如果是由于学习失败所导致的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那么教师可通过对其学习活动进行指导提高其学习成绩,增强其自信心。如果是由于儿童参与班级活动太少或很少得到同学的帮助而导致其对班里所发生的事不感兴趣,缺乏集体观念,那么教师可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其参加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如球队比赛、歌咏比赛等,让儿童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集体的温暖和集体的荣誉感等,从而培养和发展儿童勤奋、自信、热爱学习、关心集体等良好性格特征。
    (6)独立型。这类儿童喜欢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也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想法。对这类儿童进行教育时,教师既要使他们所具有的自信、独立性、自制力等优良性格特征得到巩固和发展,又要防止他们产生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狂傲、冲动、不关心集体等不良性格特征。
    上述几种均为比较典型的性格类型。现实中大多数儿童属于中间型性格,因此,在分析儿童的性格时,教师不能轻易对不同儿童的性格按典型类型对号入座,而应该重视分析各个中间型性格之间的差异。
    学习障碍儿童的特点与教育
    学习障碍儿童也称学习困难、学习低能或学习无能儿童。这里的学习障碍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正常,在其他领域并没有显得愚笨,但学习效果低下,未能达到小学阶段教育基本要求的儿童。学习障碍儿童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类特殊儿童群体,严重地困扰着教师和家长。教师应注意了解学习障碍儿童的特点,以便采取适当的教育教学措施,消除其学习障碍,提高其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
    (一) 学习障碍儿童的主要特点
    学习障碍通常包括发展性障碍和学业性障碍。发展性障碍是指一个学生应该具有或达到的学业目标的基本学习能力产生障碍,这些学业目标主要是指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能力。学业性障碍是指那些通过学校学习获得的能力出现了障碍,这些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算术、书写、拼音和写作等。这里主要讨论学习障碍儿童在感知、注意、语言和思维方面的特点。
    在感知觉方面, 学习障碍儿童常缺乏精确地复制感知印象的能力,表现为眼—手、耳—手配合不好。但是,这种不协调又不是由明显的感觉障碍,如视觉、听觉或运动障碍所引起的。学习障碍儿童视觉记忆差,表现为回忆形状或字词有困难,不能正确辨别颜色、名称等,如常常把b看(或写)成是p,把“大”看(或写)成是“太”,把橙色看成是红色。有的学习障碍儿童听觉辨别能力差,如不能正确区别声母或韵母;听觉记忆差,对多于五六个词的句子不能重复。有的学习障碍儿童的空间定向能力差,不能正确区分上下、左右、高低、里外、进出等,数学运算时有各种错误。
    在注意方面,学习障碍儿童注意的目的性不强、稳定性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有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好动等行为表现,其注意很容易被无关刺激所干扰。心理学家认为注意缺陷儿童在学业上的失败率远高于没有注意缺陷的儿童。注意的质量可能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的成绩,如同儿童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容量注意信息一样,的的确确是一个存在的问题。因此,注意障碍是学习障碍儿童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语言方面,学习障碍儿童有各种语言和言语加工方面的障碍。学习障碍儿童在词汇表达、语义理解、语法或句法规则掌握和运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障碍。因此,有的学习障碍儿童有严重的沟通障碍,既不能正确理解别人的话语,又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在语言接受方面他们常表现出能理解听到的信息,但不能很快地进行语言信息加工,所以往往不能抓住别人所讲的全部内容,而是只抓住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在口头语言表达方面常常表现出词不达意,难以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或与别人进行正常交流,朗读困难,常将看到的词遗漏或用其他词替换,并且在发声和发音系统方面也存在障碍;大多数学习障碍儿童在书面语言表达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障碍,表现出书写困难,不能把所看到的语言完整地写下来,也不能用正确的词汇、语法规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
    在思维方面,思维障碍和语言障碍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有思维障碍的儿童绝大多数也表现为语言障碍,但也有少数例外的情况。学习障碍儿童的思维表现出以下特点:思考力缺陷,对概念、对象和空间关系的理解等方面有困难, 难以形成概念, 思维的灵活性差或思维狭窄,缺乏分析、综合能力,联想不流畅,缺乏良好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判断失误;算术缺陷,表现为算术方面的学习困难,抽象推理差。
    总之,如果小学儿童在感知、注意、语言、思维等方面存在着上述障碍,那么就可能会造成他们在理解、阅读、算术、书写、拼音和写作等方面的低能和学习成绩的低下,甚至可能导致他们产生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缺乏自尊心、多动、攻击等各种外向性问题行为,或者产生多动、抑郁、自卑等社会退缩性问题行为。但并非每个学习障碍儿童都具有以上所有的特征,他们也有个别差异,他们是一类表现各异、严重程度不一的障碍儿童。学校和教师应了解其学习障碍之所在及其产生的原因,采取适当措施对其进行教育和训练,尽快消除其学习障碍。
    虽然学习障碍不是任何单独的社会、生理、心理因素引起的,它的出现与许多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但导致小学儿童产生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如家长对儿童的态度、期望及教育方式不当,或教师的偏见、教学方式不当、学生曾受教师的严重体罚或心理惩罚等都会导致儿童在情绪、认知等方面发生问题,进而出现学业成绩不良。反过来,儿童发生学习成绩落后的情况之后,家长和教师等又采用不适当的方法进行管教,从而导致和加重儿童的学习障碍。教师对此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注意在教育教学中对学习障碍儿童和智力落后儿童进行区别对待与教育。一般而言,智力落后儿童一定有学习障碍,且这种学习障碍很难消除,因为其学习障碍是由于智力发展低下造成的;而学习障碍儿童的智力发展是正常的,他们只是在基本的学习能力上产生了一定的障碍,而且这种学习障碍主要是由于学习态度、动机、兴趣、学习基础等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通过教育教学来改善和消除的。
    (二)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
    学习障碍在小学教育阶段如果得不到改善和消除,那么,在将来中学阶段的学习,甚至在成年后的学习中也同样会存在这种学习障碍现象,从而使个体在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方面产生严重的障碍。虽然对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和矫治是困难的,但他们有相当大的发展潜能。实践证明,要帮助学习障碍儿童提高学习成绩,必须针对其实际情况采取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与训练方法。
    要根据学习障碍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如学习障碍儿童的注意力极易分散,因此在布置教室方面应强调单纯化,不要将教室布置得五颜六色,以避免刺激过多而引起他们注意力的分散;多利用各种形象有趣的直观教具吸引他们的注意和学习兴趣;教学环节安排应注意节奏,避免儿童因某一内容学习时间过长而分散注意力。
    根据儿童障碍特点制订教学与学习的目标。虽然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基本教学与矫治目标应该是直接同增强他们在听、说、阅读、书写、推理和算术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低能密切相关的,但在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时,需要把握其障碍类型和特点。例如,一个儿童学习上的困难是语言表达能力还是注意力,或者是思维方面的障碍造成的;一个儿童在问题解决方面有障碍,其障碍是到底是来自于他没有形成正确的概念还是缺乏流畅的联想能力,或者是思维不灵活,常常受定势的影响等。同时,要通过观察、测试等手段了解每一个儿童的具体情况,把握他们各种能力的特性和在感知、记忆、语言、思维、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他们不同的障碍类型和特点,制订出适合于他们的教育和训练计划,选择适合的内容及方法,才能帮助他们消除学习上的障碍。例如,要求教师为学习障碍儿童设置一种不同于正常儿童的合理的作业任务。也就是说,教师布置的作业和所提的要求必须与儿童现有的水平相符合,使学习障碍儿童少一些失败的体验,多尝试成功的滋味,使他们树立起一定的自信、自尊,提高学习兴趣。
    正确运用强化法对学习障碍儿童进行行为矫正。对学习障碍儿童的某些良好行为表现(如在某堂课中注意力集中较好,某次回答问题时表达清楚,解决问题正确等),教师应对其予以表扬、鼓励、奖励等正强化;对学习障碍儿童不良的行为方式(如多动、情绪冲动、攻击、缺乏自尊心或自信心、自卑、退缩等),教师应予以批评、忽视、惩罚等。对于大多数学习障碍儿童来说,以前在学校里往往没有得到必要的、合适的正强化,或受到过多的惩罚,使得他们形成了一种消极的态度,形成自卑感或自信心低落。所以,在对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中应该特别强调正确运用强化(不仅要运用负强化,而且应多用正强化),使学习障碍儿童建立获得成功与维持成功的信心、经验和模式。通过强化手段的正确运用,使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正不利于学习的坏习惯,以便逐步矫正其错误行为,消除其学习障碍。
    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特点
    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社会性交往是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社会生活之一。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
    (一)亲子关系的发展特点
    亲子关系是儿童与父母之间建立的一种人际关系。它是在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1.早期依恋及其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婴儿大约在六个月以后,与父母建立了一种稳定的亲子关系,婴儿便形成了依恋。依恋是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一种感情联系、纽带或持久关系,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或情感状态。这种依恋促进了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亲密性和接近性。一旦依恋形成,儿童就以各种方式对待依恋对象,如经常接触他们、一起玩乐、做游戏,更为重要的是,依恋对象能给儿童提供一种安全感。疲倦或紧张的儿童会靠近其依恋对象,并且在感情上表现出更大的宽慰,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表现出愉悦和轻松。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J.Bowlby)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在教养院和孤儿院长大的儿童,经常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障碍问题,包括不能和别人建立亲密持久的人际关系。在鲍尔比看来,这些儿童似乎是不爱别人,因为在早期生活中,他们失去了对一个母亲形象牢固的依恋关系的机会。鲍尔比在他的一系列调查研究之后,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与亲近的人分离都在不同程度上带来情绪上的问题,早期生活(尤其是婴幼儿期)中的母子分离会给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母子联结的破裂或未建立正常依恋的儿童,不仅在儿童期引起种种情绪障碍,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而且将影响整个人生的顺利发展,尤其在人际关系、情绪生活及社会生活适应上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日益提高,小学儿童对父母的依恋行为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可能被其他依恋所补充,但依恋贯穿整个人生,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受早期依恋的影响。
可以把早期依恋对行为的影响及对在促进儿童早期依恋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发展中的启示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培养儿童对己、对父母、对同伴、对世界的信任感、积极的探索能力,为儿童社会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而,必须十分重视早期依恋的形成。
    (2)母爱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好母爱的“度”,采取合理的教养方式,遵循“适度性原则”,即正确的教养方式应是合理的控制(中度控制)和理智的爱。积极的教育态度及行为应该包括关怀、爱护、温暖、理喻等,这有利于儿童的顺利发展,而消极的教养态度及行为是拒绝、分歧、矛盾、溺爱、体罚、威胁等。所以,应尽量避免儿童由于缺乏父爱和母爱所造成的伤害,也应避免对儿童无条件和过度的溺爱而导致的消极影响。
    (3)父母应创造条件让儿童去交往,防止儿童过度依恋父母,让儿童在与同伴及其他人的交往中学会新的技能,享受合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欢乐,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哈洛的罗猴研究
阅读栏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著名的动物心理学家哈洛(Harlow,1958)设计了别具一格的罗猴研究。将小猴与母猴隔离,并由两种假母猴代替真母猴。一个是由金属丝构成的圆筒,称“金属母猴”,另一个是在圆筒外面盖上一层柔软的绒布,称“布母猴”。哈洛发现,小猴紧紧地搂着绒布做的母亲,很少会和金属丝做的母亲在一起,尽管只有金属母猴提供奶!当遭遇惊吓时,小猴则把布母猴当做安慰处。而当探索新的刺激物时,小猴则把布母猴当做行动基地。当恐惧的刺激物(比如敲鼓的玩具熊)出现时,小猴会跑回到布母猴那里。当新奇的刺激物出现时,小猴会逐渐地冒险去探索,但在进一步探索前会回到布母猴那里。
    哈洛及其同事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健康的社会性发展,这些猴子对替代母亲的强烈依恋是不够的。实验者最初以为和布母猴在一起的婴猴是正常发展的。但隔离时间长的婴猴,不论它是由金属母猴抚养还是由布母猴抚养,都会造成心理上的失调。这些猴子与由母猴抚养并与其他小猴在一起游戏的猴子相比,显示了许多异常的行为模式,如自己咬自己,表现害怕的怪相,喜欢独自蜷缩在角落里,还有许多刻板的动作。后来萨克特(Sackett,1967)又追踪研究了这些猴子“社交”能力发展的情况。发现这些猴子在青年和成年时期仍不适应于“社交”。完全隔离的猴子在性成熟时缺乏交配能力,对自己生育的婴猴也不会给予照料。
    ──[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甦译:《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版,第309~310页。
    2.小学儿童的亲子关系
    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着变化,儿童越来越多地自己作出决策。麦克斯白(Macceby)提出一个亲子关系发生变化的三阶段模式。
    第一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重要决定由父母作出。
    第二阶段,共同控制(6~12岁),父母主要有三个主要的职责:在一定距离里监督和引导儿童的行为;有效地利用与儿童直接交流的时间;加强儿童的自我监督行为(如解释行为标准,说明如何减少危害)和教儿童知道何时寻求父母的指导。
    第三阶段,儿童控制(12岁以上),儿童自己作出更多的重要决定。
    小学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处在共同控制阶段。小学儿童的人际交往逐渐丰富起来,与同伴的交往也明显增多,与父母的关系从依赖开始走向自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富有批判性的怀疑和思考,但小学儿童与父母仍然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他们对父母仍然怀有深厚的依恋的感情。与父母的关系在其发展上仍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儿童的温情、鼓励、支持、期望、倾听及对儿童多讲道理、少用惩罚等行为特征,都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并且关心儿童的社会交往,让儿童参与家庭中某些事情的决策,为他们提供交往的机会等都会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父母通过榜样作用、强化和约束,培养儿童形成为社会所接受的行为方式,发展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父母参与学校活动的程度和水平、父母与儿童的交往的质量、父母的期望和观念等都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及学业成绩等存在密切关系。
    与此同时,父母对儿童的发展也具有消极影响。亲子之间也存在非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如父母拒绝儿童、对儿童反应的敏感性较低等,都会导致儿童在行为及情感发展方面的问题,出现攻击行为及反社会行为等问题行为。
    总之,父母主要通过自己的教养观念、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来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别是对儿童的一般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亲社会行为及学业成绩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对小学阶段的儿童具体通过教导、强化、榜样、慰藉等心理机制对儿童的社会性产生影响。妥善处理好这一阶段的亲子关系,不仅要求做父母的要理解和关心儿童,而且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应努力做到宽严有度。
    (二)同伴关系与友谊的发展特点
    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是儿童除父母、教师及亲属以外的另一重要的社会关系。
    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一般说来,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关系是不平等的,主要是照顾者、教育者与被照顾者、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与之相比,同伴交往更加平等、互惠和自由。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体验和探索,从而更有利于其社会交际能力和社会判断力的发展。
    1.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获得成功的社交技巧,对儿童学习社会技能有特别的作用。经常和同伴在一起,在共同的活动和相互的协作中,儿童能锻炼自己和别人交流的能力,汲取种种间接经验,包括游戏规则、物理经验、学习方法等,学会遵守规则、尊敬权威、承担责任、完成任务等,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学会充当社会成员。
    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儿童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能给儿童以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儿童应付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紧张和压力。社会测量研究表明,具有良好同伴群体关系的儿童易表现出友好、谦虚的品质和低焦虑,能顺利适应环境。
    总之,同伴关系的功能在于发展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吸收同伴的经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增强情感支持。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而同伴关系不良有可能导致学校适应困难,甚至会对成人以后的社会适应造成消极影响。
    2.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发展
    儿童对同伴交往的需要是逐渐建立的,儿童与同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小学儿童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形式更复杂,并且开始形成同伴团体。
    同伴团体的影响是通过同伴交往实现的。同伴团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一定的规则的基础上进行相互交往;(2)限制其成员对其他团体的归属感;(3)具有明确或隐含的行为标准;(4)发展使其成员为完成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组织。儿童的同伴团体的形式是多样的,可能结构松散,也可能有组织、结构严谨,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有组织的团体和自发的团体。
    在小学儿童生活中,有组织的团体即班集体。刚入学的儿童,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班集体观念和意识。到一年级下学期,初步形成了集体观念和集体意识。二年级时已能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能逐步把集体的需要转化为自己的需要,把班集体的荣誉当做自己的荣誉,服从集体的要求,完成集体所交给的任务,与此同时,班集体内部成员也逐渐分化,一部分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儿童开始崭露头角,成为班集体的重要支柱和教师的得力助手,另一部分儿童则成为班里的基本群众。到了中、高年级,班集体的组织形式日益巩固和加强,儿童的集体意识日益提高,初步懂得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并能自觉服从集体的要求,维护集体的利益。
    自发的团体组织结构通常是松散的,性质亦比较复杂,可能是有组织的集体的补充,也可能是集体的对立面。
    同伴团体之所以会产生,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人是社会性动物,是社会群体的一分子,具有交往与归属的需要。儿童的同伴团体能满足儿童交往与归属的需要,在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有重要影响。
    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形成和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日本心理学家广田君美研究了小学儿童同伴团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把整个过程分为五个时期。
    (1)孤立期(一年级上半学期)。儿童之间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团体,各自正在探索与谁交朋友。
    (2)水平分化期(一至二年级)。由于空间的接近,如同桌座位接近、上学同路等自然因素建立起一定的联系。
    (3)垂直分化期(二至三年级)。由于儿童学习水平和身体能力的高低,分化出属于支配地位的和被支配地位的儿童。
    (4)部分团体形成期(三至五年级)。儿童之间分化并形成了若干个小集团,出现了统率小集团或班级的领袖人物,团体成员的团体意识加强了,并出现了制约团体成员的行为规范。
    (5)集体合并期(五年级以后)。各个小集体之间出现了联合,形成了大团体,并出现了统率全年级的领袖人物。
    无论是有组织的集体还是自发形成的团体都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集体的舆论而实现的,如果儿童能遵守团体的规则,其行为符合团体的标准,则往往得到同伴的好评和尊重;相反,则受到团体的指责与批评。因此,儿童为了获得团体中的地位就必须遵守一定的准则。与此同时,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团体成员对自己的评价等对其自我概念的形成也起着重大的作用。
    3.小学儿童的同伴接纳性
    同伴的接纳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儿童受欢迎的程度;二是儿童在同伴中的地位。
根据儿童受欢迎的程度和在同伴中的地位两项指标,把儿童分为五类:(1)受欢迎的儿童,被多数同伴喜欢的儿童,且有较高地位;(2)被拒斥的儿童,不被多数同伴喜欢的儿童;(3)矛盾的儿童,被某些同伴喜爱,同时又被其他一些同伴看做具有破坏性而不被喜欢的儿童;(4)被忽视的儿童,不被人喜欢也不被人讨厌的儿童,可能还有机会逐渐被同伴接纳;(5)一般的儿童,指那些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处于一般情况的儿童。
     一些调查和研究表明,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行为特征。儿童之所以具有不同的同伴地位,主要是因为这些儿童具有明显的行为特征。从表8-2可以看出,儿童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们具有外向的、友好的人格特征,擅长双向交往和群体交往,在活动中没有明显的攻击行为。被拒斥的儿童在同伴交往中是比较笨拙的和不明智的,经常表现出许多攻击性甚至是反社会行为。被忽视的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行为是害羞的、逃避的,很少见到他们表现自己或对他人显示攻击行为。
表8-2受欢迎的儿童、被拒斥的儿童和被忽视的儿童的行为特征
受欢迎儿童
被拒斥儿童
被忽视的儿童
积极、快乐的性情
许多破坏行为
害羞
外表吸引人
好争论和反社会的
攻击少 对他人攻击表现退缩
有许多双向交往
极度活跃
反社会行为少
高水平的合作游戏
说话过多
不敢自我表现
愿意分享
反复试图社会接近
许多单独活动
能坚持交往
合作游戏少,不愿分享
逃避双向交往,花较多时间和群体在一起
被看做好领导
许多单独活动
 
无明显攻击性
不适当的行为
 
    (2)能力和学习。小学儿童首先重视学习好、兴趣广泛的同伴随着年级的升高,扩展到更喜欢独立活动能力强、交往能力强、会出主意的同伴。
    (3)良好的性格特征。良好的性格特征,如幽默风趣、热情开朗、真诚坦率、富有同情心和会照顾别人及刻苦勤奋等也是吸引同伴的重要因素之一。
    (4)身体特征。身体特征主要指一个人的相貌。长相漂亮、有吸引力的儿童更易受同伴和教师的喜欢。
    (5)姓名。名字比较好听的儿童,可能更容易受到同学和教师的关注。
    (6)教师的影响。一个儿童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如何,会间接地影响到同伴对这个儿童的评价。
    4.小学儿童友谊的发展
    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始建立友谊。
    友谊是指与亲近的同伴、同学等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亲密人际关系,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提供了儿童相互学习社会技能、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以及体验情绪和进行认识活动的机会,并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消除儿童的孤独感,提高儿童的自尊,为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小学儿童已经很重视与同伴建立友谊。
    儿童友谊的发展表现在亲密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方面,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友谊的特性也不断发展变化着。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塞尔曼(Selman,1980)认为儿童友谊的发展有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3~7岁),尚不稳定的友谊关系。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儿童间的关系还不能称之为友谊,而只是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对这个阶段的儿童来说,友谊就是一起玩,朋友往往与实利和物质属性以及时空上的接近相关联。认为朋友就是与自己一起玩的人,与自己住在一起的人。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如果顺从自己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能互相帮助,但还不能共患难。儿童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儿童发展了朋友的概念,认为朋友之间是可以相互分享的,友谊是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朋友之间应相互信任和忠诚,同甘共苦。他们开始从品质方面来描述朋友,认为自己与朋友的共同兴趣是友谊的基础。儿童的友谊开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朋友之间可以倾诉秘密,讨论、制订计划,互相帮助。但这一阶段的友谊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
    第五阶段(12岁以后),自主的共存阶段,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它以双方互相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力量,互相获得自我的身份为特征。由于择友更加严格,所以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持续时间都比较长。
    以上阶段变化反映了儿童随年龄的增长,对友谊有着不同的理解,对小学儿童而言,最初(小学一、二年级),儿童只是根据一些表面的行为和关系来定义朋友,认为朋友就是住得较近、有好玩的玩具、喜欢与自己一起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的同伴。到后来(小学四、五年级),慢慢发展为将友谊视为更抽象的相互关心、互享情感、互相安慰的内在关系,认为朋友就是互相支持、互相忠诚、合作、彼此不打架。最后(开始于小学五年级),儿童将友谊看成是可以进行自我表露和倾吐彼此秘密的特殊同伴关系,朋友就是有共同兴趣、互相了解、互相透露个人小秘密的人。
    在小学阶段,儿童都喜欢选择同性而不是异性朋友。因为在小学儿童看来,同性朋友可以分享共同的兴趣,并从中获得快乐。此外,女性好朋友比男性好朋友更注重人际关系,因而也更愿意分享彼此的秘密,而男性好朋友之间则更看重活动本身及其成就。
    (三)师生关系的发展特点
    师生关系是小学儿童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成分。由于小学教师在师生关系的建立中起主导作用,因而师生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更加重大而深远。
    1.小学儿童对教师的态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和社会经验的丰富,儿童对教师的认识和态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变化,即师生关系的特点随着儿童年龄的变化而变化,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刚入学的儿童,几乎都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教师在儿童的心目中是绝对的权威,教师要求他们做到的一切,他们几乎都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要求甚至比家长的话更有效果。有关调查发现,84%的小学儿童(低年级小学儿童为100%)认为要听教师的话。并且,常以教师的是非标准为自己的是非标准。在这个时期,师生关系比较平稳,儿童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心理有助于他们很快学习、掌握学校生活的基本要求。
    从三年级开始,随着同伴之间交往的增多,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也随之增长,儿童无条件信赖、服从教师的程度有所下降,他们对教师的态度开始变化,开始对教师作出评价,对不同的教师也表现出不同的喜好,对于满意的教师表现出亲近,并报以积极反应,对于不满意的教师表现出疏远或反抗。如同样是批评,如果来自于自己喜欢的教师,则会感到内疚、羞愧;如果来自于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则会引起反感和不满。在这个时期,师生关系中出现了不平稳状态,教师的权威地位开始受到挑战。
    小学儿童最喜欢的教师往往是讲课有趣、平和开朗、严格、耐心、公正、知识丰富、尊重学生、能为学生着想的教师。
 2.教师对儿童的态度
    因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个性作风的不同,教师对儿童的态度也不同,这直接影响交往质量、师生关系和教育效果。
    我们倡导的是亲密型(或情感型)的师生关系,这种类型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对待学生亲切友好,学生尊敬、热爱教师。师生交往正常而频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彼此接纳、真诚友好,教师对学生有较高的期望,因而会对学生有和蔼、愉快的态度,经常表现友好的行为,微笑、点头、注视学生,与学生有较多的谈话,对学生给予密切关注,并且经常表扬学生。师生配合默契,教学相长。这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产生的不仅是学生分数的提高,而且是学生更强的自信心、与日俱增的创造性,以及对他人更喜爱、更亲近的态度。
    建立这种理想的亲密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热爱学生,承认个别差异;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改善师生心理环境,无条件地接受学生并对学生有移情性的理解,学会赏识、激励和宽容,善于向学生表现自己良好的期望;加强自身修养,保持平和心境并掌握褒贬技术;恰当使用权力,用权要合法、合理、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