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二维码
 

您的位置:首页 >> 业务动态 >> 专题研究

人本高效的英语课堂——英语组专题研究总结
作者:大自然小学来源:大自然小学浏览:320次'时间:2011年6月17日
    执笔:刘金燕
    英语作为国际交往的语言,使得它在世界各个领域都起到了沟通、交流的媒介,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的地球变得“越来越小”,全球化趋势将在二十一世纪更为凸显。世界已进入中国,中国已进入世界。人类彼此之间的交往随着国际流、科技交流和信息交流已成为人类生活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如果说当今生活在这个“地球村”大家庭的人们有什么共同语言的话,那么English是理所当然的。
    英语课程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具有其特殊性。其一缺少一定的自然语言环境,其二跟母语教学的冲突、联系,使得英语教学的难度极大。为此,我从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入手,努力树立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倡导以人为本、以个体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提高英语素养。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探索:
    一、创设英语学习氛围,寓教于一言一行 1) 课堂英语化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这就 要求老师尽量用英语组织和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当我们学职时,学vet一词时,我也尽量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解释an animal doctor ,学生也能运用自如,而且当我尽量引导学生去运用所学单词进行造句时,学生的潜能也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说的特别好。
    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英语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认为,人的天性是懒惰的,不思进取的,需要严格教诲才能启迪良知,那么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最为有效的。传统的师道尊严,便是权威型的师生关系的体现。现代教育观则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而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扼杀儿童的创造力与禀赋。因此构建合作、和谐、互动、融洽的师生关系尤其显得十分必要。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注重个体的人文发展,使儿童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儿童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如在教学Do you like …?这一课时,采用了KFC里的学生熟悉、向往的hamburger、hotdog、 cake、 coke、 French fries等实物加以引入课堂,学生的好奇心顿时兴奋起来,不知不觉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从而加强与老师的合作,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落实了教学目标。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如教学happy birthday to you!时,当我了解到当天正有学生生日时,便走进课堂边唱歌边为学生的生日祝福时,让学生深深感到来自老师的关切之情,与之产生感情共鸣,随即在和谐的情感交流中,让学生懂得要学会为别人祝福,学会要关心你身边的亲人、好友。同时进行了birthday cake、birthday candle、birthday noodle 等单词的教学,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历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诸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做出反应。学生的反应又进一步强化或者修正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所以,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通过反馈可以加强正效应,也可以加剧负效应。例如:“教师教学有热情、有方法→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成绩提高→教师更受鼓舞与鞭策、教学上更加精益求精。”这就是师生互动的正效应。
    三、注重“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 恰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例我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Ask the way”一内容时,避开了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采用多媒体呈现迷路、问路的几个现场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设是你,将如何进行问路、指路?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再与教材中学生们的方法作比较。在学会技能之后,还让学生联系本校、本地区的具体地理情况,自编自演问路的情景。在教学中,学生非常积极,有的“Ask the classroom”,有的“Ask the bookshop”,还有的“Ask the W.C.”,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时,我们不妨进行一番 “换位思考”。把学生置于主人地位,使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相对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法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想而知。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为了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我经常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编辑英语学习园地或办英语壁报,解决疑难问题、分析常见错误、辨析词语用法、英美风情知识讲座等,还可适当刊登一些游戏方法、英语小诗歌、谜语、典故、趣闻、学生日记等;可以成立英语课外活动小组,开展学习课外材料、演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会话或短剧等小组活动;结合实际地组织英语竞赛,如:英文书写竞赛、朗诵比赛、单词听写竞赛、单词接龙比赛、智力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互相帮助,互相感染,进而共同提高英语水平,长久保持学习英语的动力,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的开展要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出发,适时适度的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营造宽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策略,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寓教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英语课程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具有其特殊性。其一缺少一定的自然语言环境,其二跟母语教学的冲突、联系,使得英语教学的难度极大。为此,我从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入手,努力树立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倡导以人为本、以个体的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提高英语素养。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探索:
课堂活动趣味化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活动参与。语言教学+丰富的课堂活动+文化渗透+表演艺术=一堂成功的英语课。英语教学要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大量的活动能使学生达到学语言、用语言、又“语”又“言”的目的。
    在送教下乡的英语课堂中,活动形式包括听对话,chant,角色表演,做游戏,看图进行天气预报,做动作描述等等,这些活动看似很多,但是由于运用合理并没有分散孩子的注意,相反却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活动操练有张有弛恰到好处。譬如:在教fine,nice后我则让学生进行单词朗读比赛,找规律极大地挖掘出孩子的胃口,每个孩子都挖空心思去寻找其中的奥秘,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I的读音规则,并能自己读拼相应的单词。而紧接着的一个chant 又为引出新句型与操练天气做了铺垫。学完kite 后我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去运用,即师生或生生的问答语境代替了机械的造句练习。而天气单词拓展后的天气预报员的现场汇报更是把语言学习在活动中赋予活力。
    注重课堂生活化
   语言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为了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开口能力,更好地掌握外语这个交际工具,我在教学中将语言内容和生活中的情景紧密结合,努力让语言教学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
    如:今天我们在学习primary school student 这一短语时,我立刻煽情,让学生说I’m a primary school student .我是多么自豪与骄傲。当学生说这一句话时,拍着胸脯,声音高扬,自豪的样子无以言表。
    而当学到take care of 时我则引导学生说学生间,父母间及师生间互相关爱与照顾的句子。这些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连,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可触可摸的感觉。
课堂任务布置层次化
    《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应用。”这也是实现英语课堂“人本”化的途径之一。
    大多数学生在英语课堂中都愿意对话表演,但是也有很多同学例外。他们不愿意展示自己,或者愿意自己一个人争取更多的展示空间,即自己表演。所以每当到了语言任务布置的时候,我都会让学生百家争鸣,布置不同的任务。读、背课文,对话,双簧表演,口头作文……如此多的任务的布置居室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使他们有足够的选择的机会去体验,参与,感悟,创造,实践。学生是完成英语活动的主体,他们是不同的个体,他们对事物的体验、兴趣各不相同。教师必须承认个性差异。因此,英语活动的布置要兼顾学生个性及学生的掌握程度,要有层次化。
    过去的教学常常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识的容器,忽视教学特点,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把小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母语习得研究及外语学习研究均证实: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恰如布鲁纳所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
    例如在教学“lost and  found ”一内容时,避开了传统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讲解式,而采用多媒体呈现丢东西的几个现场情景,然后提出问题:假设是你,将如何进行问答?学生分小组讨论(Group-work),接着每组向全班汇报,汇集各组方式后,再与教材中学生们的方法作比较。在学会技能之后,还让学生联系本校、本地区的具体地理情况,自编自演丢东西的情景。在教学中,学生非常积极,有的“Look for the stationary .”,有的“Look for the clothes .”,还有的“Look for the pictures .”,气氛特别活跃。这样一来,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了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时,我们不妨进行一番 “换位思考”。把学生置于主人地位,使学生很自然地用英语思考、很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输出,相对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方法而言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想而知。
    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为了提高学生运用英语掌握单词的本领,我经常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在本周教学单词时我则传授学生“派生词”的方法。即在教学一个单词的时候让学生从中得到很多单词。如我们在学习plate 一词时,我首先根据这一词形让学生想哪个单词与plate长得像,这样使学生找出plane 。同时让学生在plate 的本身寻找单词,这一次学生又发现很多单词,如两个字母的at ,三个字母的ate , 四个字母的late还有我们今天所学的plate ,同时又找到plate 的朋友dish , bowl ,再如我们学习act 一词时,学生又想出actor , actress , active , activity ,activity book……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学生通过“派生法”掌握很多单词,而他们的创造思维也在这些学习活动中得到提升,而学生更会在这些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灵活运用,为了提高学生运用英语掌握单词的本领,我经常设计和组织多种难易适度的课外活动。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了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增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本周的教学我又进行了一项体验,即在学生学习单词时正常的机械拼读单词我也进行了改革。即我不让学生单纯的单词拼读,而是让学生带着句子进行朗读。每个学生必须说出不同的句子,然后我再让学生进行班与班之间的横向比较。即看哪个班级能说出来的不同的句子多,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使他们的求异思维的火花得到迸发。每个学生都挖空心思想着如何才能与别人的不一样。有一个班竟然说出了三十多个句子,而学生还再高高的举手等待发言。他们的语音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也在此时得到升华。
    但是现在说的句子比较零散,没有主题,学生只是想到哪,说到哪,在以后的学习中,等到所有的学生掌握的句子多了我还会让学生围绕某个主题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会由只言片语变成真正有目的,有计划的交流。
    复习课当中又有很多令我欣喜的收获。
    本周复习课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复习本的利用。教学我感觉不愁,但是对学生的管理我总觉得是个弱项,特别是如果考试,让学生改错,有极个别学生经常出现拖拉的现象,由于我是到每班都是过客,稍不留神学生就会钻空子,出现不及时纠错的情况。本学期复习我则把作业与复习放在同一个本子上,即左面听写,右面作业,每天在批改作业时一并把改错情况进行批阅,这一次我觉得效果好多了,由于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学生钻空子的机会少了,改错也及时了,主动了。同时我还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学生更加在乎,书写质量也比以往的复习时要好得多。
我坚信,只要我们牢牢把握课程改革的目标,勤反思,勇实践,就一定能实现英语“人本化”课堂。
 
    复习课当中又有很多令我欣喜的收获。
    本周复习课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复习本的利用。教学我感觉不愁,但是对学生的管理我总觉得是个弱项,特别是如果考试,让学生改错,有极个别学生经常出现拖拉的现象,由于我是到每班都是过客,稍不留神学生就会钻空子,出现不及时纠错的情况。本学期复习我则把作业与复习放在同一个本子上,即左面听写,右面作业,每天在批改作业时一并把改错情况进行批阅,这一次我觉得效果好多了,由于有相应的监督机制,学生钻空子的机会少了,改错也及时了,主动了。同时我还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学生更加在乎,书写质量也比以往的复习时要好得多。
复习课当中又有很多令我欣喜的收获。
    学生需要赏识,更需要刺激。一个小小的比赛就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小小竞争对手的确立更为学生注入了活力。机械的考试学生感觉腻烦,而枯燥的机械知识梳理更让学生觉得烦躁。而一个小小的竞赛,…vs … 就会使学生为了战胜自己对手而奋起直追。而小小的礼物的赠送,更把学生之间的感情拉近。所以学生愿意比赛,学生愿意复习,学生也愿意进行知识梳理。